10月29日,副校长孙大文与科研处全体人员一行来到特殊教育学院医教康研究实训中心开展调研和座谈活动。此研究中心由中医、教育、康复、艺术专业共同形成了多元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教育研究实训模式,有助于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跨领域协同融合发展。

中医系主任赵忠伟教授、特殊教育系郑晓坤教授详细介绍了医教康研究实训中心的具体情况以及专业团队构成,孙大文一行参观了中心内的中医科研研究室、脑科学研究室、认知感统言语训练室。


脑科学研究室通过认知脑电采集系统,声、光、电物理因子技术以及穿戴式设备配合云平台技术为残疾儿童提供精准服务,将医学教育康复研究训练智能化,通过数据真实掌控残疾儿童各方面状态以选择最优康复治疗方案。


中医科研研究室采用中医理论和技术,结合现代医学手段,为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集成了多种实验手段和多个数据采集点为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手段。


认知感统言语训练室包括少儿感统训练、语言构音发音练习和行为情绪训练,主要服务于智力、听力、视力、语言等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提供的服务包括医学评估、康复训练、康复咨询、教育康复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残疾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医教康研究实训中心为学院师生提供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以达成特殊教育的最大化,满足师生科研的不同需求。孙大文一行同研究中心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并对医教康研究实训中心给予高度评价,对医教康多学科融合研究培养模式给予支持和肯定,并寄希望于研究中心未来有更好的发展。